唐朝吸收外来文化的例证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唐朝吸收外来文化的例证的问题,以及和唐传奇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品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下面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唐传奇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品
  2. 唐代吴道子的传说

[One]、唐传奇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品

唐传奇的三个代表作品是《柳毅传》、《莺莺传》和《李娃传》。

唐代文学家李朝威创作。文章写书生柳毅传书搭救洞庭龙女脱离困境后,几经曲折,终于与龙女结为夫妇。

该篇是唐代传奇中的上乘之作。全文情节曲折,结构谨严,语言精练。虽然故事还没有脱离六朝小说鬼神志怪的传统,神怪离奇,但充满了人间社会的清新气息。两人的情操和爱情即使在今天也不无教益,所以民间妇孺皆知。既富于浪漫气氛,同时表现出的现实意义又极为深刻。它所概括出的问题,如家庭矛盾,妇女和封建社会的矛盾,以及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其他具体矛盾,处处都和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分不开,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一篇作品。整篇小说闪耀着一种人格美和生活美的理想的光辉。

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这篇传奇讲述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的始乱终弃爱情悲剧故事。

该文章的主要成就在于它立足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基础之上的艺术描写。这是一篇写情的艺术杰作,也是唐传奇中带有诗化倾向的代表作。它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是诗的情韵和诗化的表现艺术。《莺莺传》是唐代小说中诗和小说融合的一个典型例证。

唐代文学家白行简创作。这篇传奇写了一个娼妓李娃与所爱士人荥阳公子历经磨难,终于圆满结合,并获得很高荣耀的喜剧性结局。

该文章的故事情节波澜曲折,充满戏剧性的变化,而结构非常完整,叙述十分清楚,其主要人物李娃的性格也比其他传奇作品显得丰富既有承接又有变化。该文章是中唐时期传奇繁荣阶段的代表作,后世有许多戏曲改编自此文。文章所描写的男女主人公门第迥异,因而他们之间的相恋经过艰难曲折以后的最终结合,确实是接触到了唐代敏感的门阀制度问题。小说的最后让两位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跨越等级障碍而结合的恋人实现了美满的婚姻,应该说确实是体现了反门阀制度的积极的思想意义。

[Two]、唐代吴道子的传说

唐代画家吴道子,后世尊其为“画圣”,民间画工尊其为祖师。他长期生活在洛阳,曾在洛阳上清宫、福先寺、天宫寺等处留下大量壁画。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记录很少,民间传说甚多……吴道子的壁画,曾在洛阳上清宫熠熠生辉,但如今连一块壁画残片都见不到了。上清宫道长张信铭说:当年吴道子除了在上清宫画过壁画外,还在洛阳福先寺、天宫寺等处留下壁画,皆属精品。他为人间留下精品壁画,民间为他留下动人传说——一即使到了今天,吴道子也能以他固有的步伐,从遥远盛唐斑斓的画幅中,走进民间滔滔不绝的传说里。他是这样一个人:站在唐代,超越当代,拿起他的笔,挥洒他的墨,给了我们一些线条,一些色彩,一些传说。他使三个城市感到骄傲,一个是洛阳,一个是长安,一个是禹州。在洛阳,民间认为他的名字不是“原装”,而是唐玄宗给改的,因为“吴道子”三个字,不论读,还是写,都带有宗教色彩,不似常人的名字。但禹州百姓却坚持说这个名字是“原装货”,他们用下面的这个传说,解读此名的由来:吴道子祖上非常穷,轮到他老爸这一辈,更穷了,租种了十几亩薄地,给地主当佃户。多亏他老爸还会凿石头,农闲时凿个门墩、压窗石什么的,挑到集市上卖几个钱,将就着过穷日子。吴道子喜欢画画,是受他母亲的影响。他母亲会画花,会剪纸,会扎花。他老爸在石头上刻的梅花、菊花、荷花、牡丹,都是先由他妈画好的。吴道子出生前夕,正赶上春荒,家里没粮食吃,他爸就起早贪黑,雕呀凿呀,赶做了几件压窗石,借了一辆小推车,推到集市上去卖。由于手艺好,压窗石很快出手了,价钱也还不赖。他爸喜得眉开眼笑。买了点粮食,吃了个烧饼,兴冲冲地往家赶。他妈妈照例要到五里外来接他爸,当看到车上的粮食,别提多高兴了,二人有说有笑往家里走,眼瞅着快要到家了,老妈的肚子忽然痛起来——这是要早产呀!老爸一看,慌了手脚,赶紧把妻子弄到车子上,说你坐好了!赶紧往家赶吧!“等不及啦,孩子要出来!快找个背旮旯吧!”车上人坐不稳,车下人四下瞅,见不远处有个瓜棚子,老爸就搀着老妈进去了。找些茅草,垫在地上,便是产床了。男人心里没有底,抓耳挠腮,急得转圈儿,不知下一步该咋办。正盼望着有个老妈子路过此地,好来帮忙,不料“哇哇”的哭声已经传出瓜棚,一个男孩问世了!二人来不及高兴,赶紧包了婴儿要走,顺势把血污整干净了。当地风俗,女子不能在别人家里、地里生产,如果这样,主家便觉得晦气。二人紧赶慢赶,抱着儿子赶回家,天已经黑了。当地人生孩子,应马上给老娘舅家报喜。老娘舅家接到信,立即赶来看孩子,还带来一位算卦仙儿。那人看看孩子,说:“这孩子生在半道上,命硬,得起个不常见的名字压压八字,就叫‘道子’吧!”吴道子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吴道子周岁那天,要“抓周”了,爹妈就在院里铺了张席,席上放了笔、墨、纸、砚、书、花、锤、鞭、镰刀、斧头、靴子、蓝衫等,让孩子来抓,抓住啥长大就做啥。吴道子一抓就抓住了一杆笔,东一道西一道满地乱画。他爸妈都说这可是个读书写字的料,日子再苦也得供他上学。后来吴道子成名,唐玄宗喜欢上他的画,也喜欢上他这个人,就把他调进宫里当画师,改名为吴道玄。不过百姓不喜欢皇上起的名,千百年过去了,还是叫他吴道子。二史书对吴道子记载很少,甚至连他的具体生卒年份都没记载,这说明当时画家的地位很低,即使是像吴道子这样的宫廷大画家,史家也不屑于多废笔墨。查阅新、旧《唐书》,对他的出身竟然不著一字,这又说明吴道子是低级画匠出身,没走过什么科举之路。从近来现存的资料看,吴道子的生年存在严重误差:有的说是公元589年,有的说是公元685年,另外还有公元680、68〖Six〗、68〖Nine〗、69〖One〗、69〖Nine〗、700、713年之说,乱七八糟,不一而足。吴道子到底出生于何年,现在只能根据有限资料,进行猜测。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载:“吴道子,少孤贫,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北宋《宣和画谱》载:“吴道子,少孤贫,客游洛阳,学书于张颠、贺知章,不成,因工画。未冠,深造妙处,若悟之于性,非积习所能致。”《太平广记》载:“唐吴道子,少孤贫。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宋·夏士良《图绘宝鉴》载:“吴道子,少贫,游洛阳,学书于张颠、贺知章,不成,因工画,深造妙处,若悟之于性,非积习所能致。”以上文字,至少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吴道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成了孤儿,相当贫穷,后来流落到洛阳,跟着书法家张旭、贺知章(兼诗人)学写书法,没有成功,改学画画,很快入了门,年龄不到20岁,已经对绘画很精通了。有人根据吴道子和韦嗣立交往的历程,推测吴道子最迟不能晚于公元680年出生。因为,如果他在公元680年之后出生的话,已无法与“少举进士”的韦嗣立一同入蜀了,史称韦嗣立“累补双流令”。累,就是屡次、几次的意思,是说韦嗣立一生中曾几次担任双流县令。韦嗣立与吴道子交往甚密,其生平年表记载得也很清楚,依此求证吴道子的生年,是有道理的。但此间求证繁琐而复杂,此处不述。我们只要知道吴道子约在公元680年出生就可以了。吴道子的具体出生地,是禹州郊区鸿畅乡山底吴村。相传吴道子从小丧父,与母同居,住在村东北角一个土窑洞里,洞前有一条小溪,吴道子便捡来石块,放在溪中为母亲铺路。吴道子外出未归,母亲常站在溪边等候,站累了就坐在槐树下的一块石头上。那石头如今还在,只是天长日久,已被槐树包进树干里面,成了“槐抱石”,槐树是母亲,石头是儿子,母子情深,难舍难分。后人为纪念吴道子,在此修了一座桥,桥上建庙,称“桥上祖师庙”,内供奉吴道子神像。对于吴道子,史书不重视,但老百姓重视。山底吴村祖祖祖辈辈只用一种香炉,不是金属做的,也不是陶制品,而是用高粱疙瘩做成的,叫做“圣人香炉”。相传吴道子给财主种地,十八亩地仅种了一棵高粱,秆粗如檩,穗多如云,秋后财主收获高粱,因高粱太高大,就搬个梯子,登到高粱秆上,用棍子来敲打。敲了三下,落籽三尺厚。贪心的财主一直敲,想多敲掉些,反而越敲越少。这个故事,一方面告诫人们别贪心,另一方面宣传吴道子很神奇,不是凡人。其实,这只是因为当时人们很穷,没钱去买成品香炉,只好就地取材罢了。至于说吴道子是哪一年死的。有的说卒于公元758年,有的说卒于公元759年,这个问题以后再讲。三民间传说中的吴道子,同情穷人,喜欢捉弄财主。“玉兔和白菜”的传说就是这方面的例证:相传吴道子的邻居是个大财主,雇用了一个小伙子当长工。小伙子很能干活,劳动之余,就找吴道子玩,还帮他担水、劈柴、研墨。一天,小伙子一边研墨,一边诉苦:财主叫他上山打柴,不料老天下雨,衣裳都淋湿了。吴道子听后停笔想了想,换了张纸,画了一棵水灵灵的大白菜,叶子上还趴着一只蝈蝈。他把画送给小伙子,说:“你回去把这画张贴起来,要是看见蝈蝈在叶下,就是雨天,蝈蝈在叶上,就是晴天,蝈蝈在叶边上,是刮风天。你知道了天气变化就不会受风吹雨打了!”小伙子谢过吴道子,带上画就走了。三夏来临,小伙子家里种的麦子也熟了,母亲等他回去扬场,但财主家的麦子也要扬场。当时一连几天都没有风,不能扬。一天早上,小伙子看见画上的蝈蝈趴在叶边上,知道要起风,就去向财主请假,要回家帮母亲扬场。财主看看天,没有风,就答应了。没想到小伙子刚走,风就刮起来了。又过了几天,早上万里无云。财主叫长工晒麦子,小伙子说:“别晒了,今天有雨。”财主不信,百十石麦子全叫人摊在场上。中午,忽然下起大雨,满场的麦粒收不回来,被冲跑了一半,财主气了个半死。一连下了几天雨,小伙子看了画,知道天要晴了,该回去给娘砍点柴了,又向财主告假。财主心里有气,心想:“去吧!下雨天看你咋打柴!”可小伙子走后,天就睛了。财主大吃一惊,心想他咋能预知天气好坏。财主到他屋里去看,却发现吴道子的画。“哼!我几次求他,他都不给我画,今天总算落在我手里了。”立即将画拿回自己屋里。第二天,天又阴了,财主看画时发现蝈蝈不见了,找了半天,才发现蝈蝈趴在叶底下。财主恍然大悟,原来长工是从画上看出天气变化的。小伙子回来后,听一个长工说财主把画拿走了,就来询问,财主一口咬定说没拿。小伙子沮丧地去找吴道子,吴道子劝他不要难过,又画了一只雪白的兔子,说:“你拿去卖,要二百两银子,就说从兔子肥瘦上能看出年景的好坏;故意让那财主买下,就有法治他了。”次日,小伙子和几个长工一起,喊叫着要卖画,并介绍此画的妙处。财主听了,忙取出二百两银子要买。小伙子故意拿劲,二百五十两才卖给了他。财主回到屋里,将两张画贴在一起,十分高兴,从画中既能知道天气阴晴,又能知道年景好坏,今后可以发大财了。哪知第二天一看,玉兔跑到另一张画上,吃了白菜,踩死了蝈蝈,财主方知上了当,气得把画撕了.....

关于唐朝吸收外来文化的例证和唐传奇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