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的金砖什么样的

大家好,关于唐朝时的金砖什么样的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六安最大的寺庙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隋唐演义肖后是谁主影
  2. 六安最大的寺庙

[One]、隋唐演义肖后是谁主影

话说隋炀帝的这位萧皇后,忒有名的就是那个“身历六帝宠不衰”的传说了。至于萧皇后是否真的侍奉过六朝帝王,谁又能说得清呢?毕竟连野史都不曾这么绘声绘色传闻过的事,何以小说家就能够如此言之凿凿的。而且萧皇后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够在“身历六帝”后还保持着“宠不衰”?乍一看似乎问题不仅多,且无解。不过莫急,就算我们无法穿越回那个时代一探究竟,但仍可以从现存的史料中一窥真相。传说中的萧皇后是历经了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章、突厥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兄弟以及唐太宗这六位帝王,所以算下来时间跨度是48年。而能够在48年的时间里保持长宠不衰,想来萧皇后绝对得是驻颜有术的高手才对。你问为什么?那么好,我们就先来看看萧皇后的生年为何。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而直接地记载萧皇后究竟是何年所生,不过只要有心,仍能从现存史料的蛛丝马迹中推测出萧皇后大致的年龄。《北史·隋炀帝本纪》中曾提及:“炀帝愍皇后萧氏,梁明帝岿之女也。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后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养之。未岁,岌夫妻俱死,转养舅张轲家。”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One〗、萧皇后是二月份生的。〖Two〗、萧岌夫妇收养了这个侄女不到一年便死了。那么萧岌是何年去世的呢?《北史·梁萧氏列传》:“岌,詧第六子也。性和,位至侍中、中卫将军。岿之五年,卒。赠司空,谥曰孝。”可见萧岌是在萧岿登基后的第五年过世的,也就是566年。这样一来,萧皇后最迟也得是566年农历2月出生才符合实际情况。换言之,萧皇后出生的时候隋炀帝还未出生。你又问为什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隋炀帝又是何年出生的。不同于萧皇后,《隋书》对隋炀帝的生年记载得很明确:“开皇元年,(杨广)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开皇元年就是581年,这时候的隋炀帝是13岁,但古时候的人都喜欢算虚岁而不是周岁,所以隋炀帝实际的生年应当是569年。又根据《北史·梁萧氏》的记录:“开皇二年,隋文帝备礼纳岿女为晋王妃。”可见隋炀帝娶萧皇后的时候实岁才十三岁,而萧皇后至少十六岁了,很明显是“女大三抱金砖”的组合。而这二人的年龄差距正好与《萧氏族谱》中所说的,萧皇后要比隋炀帝大三岁的情况相吻合。等到开皇二年正式嫁给了隋炀帝,萧皇后一生的命运算是彻底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虽然小说中的萧皇后有着一代妖后的嫌疑,不过正史给予萧皇后的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隋书·后妃列传》:“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高祖大善之,帝甚宠敬焉。及帝嗣位,诏曰:“朕祗承丕绪,宪章在昔,爰建长秋,用承飨荐。妃萧氏,夙禀成训,妇道克修,宜正位轩闱,式弘柔教,可立为皇后。”帝每游幸,后未尝不随从。时后见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厝言,因为《述志赋》以自寄。”不仅《隋书》,《北史》中也说萧皇后的性情为人都很不错,小时候寄养在舅舅家,因为贫困还亲自劳作过。只可惜遇人不淑所嫁非人,摊上了隋炀帝这么个败家子,不仅自己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还连累自己的妻子辗转贼人之手。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后,就将隋炀帝后宫的一干人等全部据为了己有,其中就包括萧皇后。《隋书·宇文化及列传》:“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之后萧皇后便跟着宇文化及逃到了聊城,等窦建章攻陷了聊城后又被窦建章带走。谁知窦建章的妻子是个妒妇,容不下隋炀帝的这些美人,就将她们安置在了武强县。不久就有突厥的处罗可汗派人来迎接萧皇后与她的孙子杨政道。可惜处罗可汗也不是个长久的主,没过多久就死了,等他的弟弟颉利可汗上台后,便顺理成章地全盘接受了萧皇后一干人等。《北史·后妃列传》:“及宇文化及之乱,随军至聊城。化及败,没于窦建德。建德妻曹氏妒悍,炀帝妃嫔美人并使出家,并后置于武强县。是时突厥处罗可汗方盛,其可贺敦即隋义城公主也,遣使迎后。建德不敢留,遂携其孙正道及诸女入于虏庭。”所以小说中说萧皇后“身历六帝”,虽然夸张了点,但未必没有事实于其中。正史中对萧皇后的这段遭遇说的比较含蓄,很有可能是因为萧皇后的族人——比如她的亲弟弟萧瑀,在唐朝可是重臣,所以那些史官算是笔下留情了。但是史官放过了萧皇后,小说家却没能放过这个可怜的女子,而是继续臆想萧皇后最终是在唐太宗的后宫中颐养天年了,还顺便混了个昭容当当。如此说来,既然萧皇后最后还能与唐太宗谱出一段姐弟恋,那么她与唐太宗之间的年龄差距以及究竟有无可能,我们自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知道唐太宗的父亲李渊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吗?《册府元龟○卷二◎帝王部·诞圣》:“唐高祖以后周天和元年十一月丁酉生于长安。”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公元566年农历11月,李渊在长安出生。还记得萧皇后是什么时候生的吗?根据前面我们的推论,萧皇后最晚得在566年农历2月出生。也就是说,萧皇后至少比李渊大了9个月,比唐太宗更是至少大了33岁!原来萧皇后谱得不是姐弟恋而是黄昏恋啊!因为等到贞观四年(630年)萧皇后归唐的时候,李世民32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而萧皇后至少65岁了。要知道萧皇后被宇文化及接收的时候至少53岁了,因为《隋书·炀帝本纪》中说过:“上崩于温室,时年五十。”如果说萧皇后五十来岁的时候还能勉强认为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那么此时已六十多岁饱经磨难的萧皇后,就算再怎么驻颜有术也难逃岁月的侵蚀吧。而诸位觉得面对这样一位比自己的父亲还要年迈的老太太,唐太宗能对她产生什么旖旎的想法呢?而萧皇后最后究竟是否住进了唐太宗的后宫之中,《北史·后妃列传》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大唐贞观四年,破突厥,皆以礼致之。归于京师,赐宅于兴道里。二十一年,殂。诏以皇后礼于扬州合葬于炀帝陵,谥曰愍。”看到没,正史中说的再清楚不过了,萧皇后从突厥返唐后,唐太宗将其安置在了兴道里,即长安城朱雀门外的东边第一坊。所以纵观萧皇后的一生,抛开那些小说不谈,根本就是一个可怜女人的颠沛流离的一生。不仅生前饱受屈辱,死后也要惨遭无良YY。萧皇后又是何其的无辜!

[Two]、六安最大的寺庙

昭庆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东南南25公里的孙岗镇郊,坐落在长江、淮河分水岭之顶。依山傍水,周围茂林修竹,古木参天,气候宜人,景色壮美。该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系太宗皇帝亲诏敕建的我国四大昭庆古寺之一。

六安昭庆寺由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恭督造,其匾额为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现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

六安昭庆寺位于金安区孙岗镇,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系唐太宗李世民敕建的皇家“四大昭庆”之一,由唐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奉旨督造,唐三藏法师玄奘曾亲临讲经说法。1956年被定为“安徽省第一批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单位”,1984年被定为“全省重点寺庙”。其匾额初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手书,后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重书。

建寺1300多年来,几经战火,历尽劫难,代有兴衰,先后经过九次重修,特别是宋端平年间、明成化年间、清光绪年间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四次大修,在保留最初建寺风格的同时,广泛吸收了唐、宋、明、清几代的佛教文化元素,融合了各朝各代佛寺的建筑风格,是世间罕有的保存完好的古代皇封正统古刹。

历史悠久的唐建昭庆古刹,文物古迹甚多,古树、古石、古砖、古井、古塑、古陶、古碑、古铸、古绘、古雕精彩异常,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和考古价值。每年庙会期间,前后十几天,绵延十余里,香客十万众,人流如潮,车水马龙,为皖西一大景观。

据传,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久,一次梦中游历阴曹地府,被一群孤寒饿鬼围打,索命要钱。因身无分文,只得向附近豆腐店借钱。店主叫昭庆,老人敦厚善良、乐善好施。当李世民表明来意后,他二话没说,便把所有积蓄和盘托出,供以散发,方得以解脱,令李世民异常感动,一再承诺日后定当加倍奉还。

一觉醒来,却是南柯一梦,但梦中情景还记得真真切切。便派钦差大臣遍访昭庆还债,历经数年终不得寻,皇帝甚是烦恼。一日,又心思重重到城外散步,猛抬头发现眼前有座寺庙,灵机一动,何不用这笔欠债建造寺庙,再以“昭庆”为寺名,既感了恩、报了情,又昭示天下人行善积德。遂颁下圣旨一道,命尉迟恭选址督建四座昭庆寺庙,命欧阳询为寺庙题写匾额,于是成就了今天的六安昭庆寺。

据说,明代杰出小说家吴承恩,在回祖籍桐城探亲途中,专程参拜六安昭庆古刹,亲闻唐太宗梦游地府和唐玄奘亲临讲经、西行求法的神奇故事,赞叹不已,激发了创造《西游记》的灵感,也因此成就了《西游记》这部伟大的古典名著。当地群众有这样一个说法:“前有昭庆寺,后有《西游记》”。

〖One〗、古树:巍然屹立千年银杏古树—中国佛教菩提树

昭庆寺原有古银杏树7株,因天灾人祸损毁,现仅幸存1株,树径1.5米,树围近5米。据鉴定,树龄1000多年,属国家一级古树名木。佛教素与树有缘,释迦牟尼佛诞生在无忧树下,悟道于菩提树下,涅桨于婆罗双树间。菩提树在中国多数地区很难生长,所以一些高僧慧眼独具,选用银杏替代菩提树,作为中国佛教圣树。

之[One]、大雄宝殿柱础石—全国古建寺庙中规格最大的柱础石

昭庆寺大雄宝殿中央现有4个特大整石柱础,虽历经战火损毁,却依然保留着唐初建寺时的原状,是罕见的稀世珍宝。柱础石外方内圆,上下三层,边长(直径)依次为150、120、85厘米,是全国古建寺庙中规格最大的柱础石,也仅次于明建北京故宫太和殿柱础石的大小。原柱直径接近于明永乐年间天安门前建造的华表的规格,唐初建寺规格可见一斑,是盛世唐朝、鼎盛佛教、皇家建筑的明证。

之[Four]、弥足珍贵的太平天国莲花柱础石。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自称上帝次子、耶稣胞弟,借用基督教的教义,一手创立拜上帝教,推行毁佛灭僧政策,所到之处寺庙尽毁。六安作为太平军占领区,竟存署名“太平天国”莲花柱础石,在全国实属罕见。据传,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衰败,一些将士佛教信仰习俗复燃,深惧因果报应,急来抱佛脚,企望以建庙之功德,为自己消灾弭祸,折射了太平天国晚期一种士气低落、人人自危的末世心态。

〖Three〗、古砖:皇家建筑特有的御制金砖

昭庆寺大雄宝殿地砖,为唐代皇家建筑特有的乌金方砖,产于古城苏州东北的御窑村(皇家官窑),光润似墨玉,细腻而坚硬,敲之有金玉之声,断之无孔,虽历经千年却没有丝毫松散的痕迹。相传建寺之时,因工程巨大,工匠劳累而懈怠,导致工程延期,尉迟敬德一怒之下,手持九节钢鞭竟把大雄宝殿铺地金砖捣得稀烂,以示催工快建。所以,所见铺地金砖没有一块是完整。

根据《天工开物》记载,要经过二十多道复杂的工序,先选“黏而不散,粉而不沙”泥土作为原料,经“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填满木框中,“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之”,然后将砖坯阴干,入窑烧制。从泥土到金砖,要长达两年的时间。出窑后还要经过严格检查,如果一批金砖中,有6块达不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全批都算废品。

在铺设金砖时,先须按尺寸切磨加工,以使墁好的地面严丝合缝。然后经过抄平、铺泥、弹线、试铺等几道工序把砖铺好刮平。最后在墁好的金砖上浸以生桐油才完工。一个瓦工和两个壮工每天只能墁五块。

〖Four〗、古井:全国寺庙中唯一的佛光古井

在毗卢殿的东北角,有一眼唐建的屋拐井,伴随古寺千年不竭,井水清润甘甜。佛光井看似平凡,但寓意深刻,体现了建造者高超的智慧和佛学造诣。一方面,意欲与佛同饮,借佛光之水,普度众生,削灾延寿;另一方面,借此井阐明三身佛(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佛教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本殿供奉的毗卢佛为法身佛,好比天上的日月,报身佛好比井中水,应身佛好比水中的影子,即使井水枯干了,水中影子也消失了,但天上日月依然如故,喻指毗卢佛与日月同辉,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Five〗、古塑:全国稀有的唐初佛像造型

男相观世音菩萨塑像。印度的观世音菩萨属男相,在我国唐朝以前也属于男相,往往是上身裸露,手执莲花,半透明的袈裟自腰间下垂,覆盖臀部和大腿,头戴冠冕,颈挂项圈,手套臂环、镯子等饰物的男神。自唐朝中后期开始,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佛教艺术形象中的观世音形象由男相逐渐演变为女相,是一位美丽端庄、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的佛教女神。昭庆寺中的男相虽然几经整修、重塑,依然完全保持着唐初观音塑像的形态,是国内罕有的流传至今的唐代观音塑像。

坐相韦陀塑像。韦陀是四大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是佛的护法神。佛寺从唐朝开始供奉韦陀,全国各类寺庙韦陀几乎都为站相,面向大雄宝殿。昭庆寺中的韦陀塑像保持着唐初建寺时的形象,一直是罕见的坐相。相传督建昭庆寺的尉迟敬德,作为身经百战的大将军,十分体恤武将的艰辛,特意昭庆寺允许把韦陀塑成坐相。

〖Six〗、古陶:做工精美的唐三彩与宋代黑瓷罐

之[One]、唐三彩和黑色瓷罐。2011年5月,昭庆寺在开掘厢房地基时,文物工作者在寺庙墙根下发现彩色瓷碗一只、黑色瓷罐三只,初步鉴定彩色瓷碗为唐三彩,黑色瓷罐是宋代“霍山下符桥窑”瓷器,再一次实物证明六安昭庆寺历史之悠久。

之[Two]、明成化瓷香炉。产自仿哥窑,胎骨厚重,内外壁均施有浅青釉色,通体满布黑色开片,纹片大小相间,自然生动。造型古朴,制作精巧,形状为竹节纹,节节向上,腹空心虚,令人遐思。内底留出深灰色的胎骨,足底无釉处呈铁褐色,俗称“紫口铁足”。

寺内现有历代古碑50余块,质地精良,刻字讲究,是研究书法、雕刻和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可鉴别年代的古碑有:明崇祯[Nine]、〖Eleven〗、〖Thirteen〗、十七年各1块,清康熙二十年、雍正二年、同治九年、道光三年、光绪十八至二十年等共30多块。

之一:清代铁铸佛器—云板。云板是古丛林各殿堂及各寮库院,处处悬挂大板、小板,如库堂大板、方丈板、诸寮小板、浴室小板等。云板的用途有二,一是开静,二是斋时。

之二:明万历二十七年铜铸观音像

〖Nine〗、古雕:赏心悦目的古代雕刻艺术

之[One]、宋代砖雕。现嵌在十王殿门楣的是宋代徽州砖雕,有花鸟、人物、戏出、生活场景和吉祥纹饰等。外表虽粗矿、古朴,但工艺精细,雕刻工整,运线流畅,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表现出高超的技艺。

之[Two]、明清木雕。古大殿明清木雕,以吉祥图案、历史故事为题材,以浮雕为主技法,间以圆雕、镂空雕和组合雕。整体布局丰满,画面气韵灵动,人物逼真细致,表情生动传神。特别是那些头大身小的人物,人大房小的衬景,夸而有节,变化适度,很是耐看。

〖Ten〗、古绘:体现佛道一体的精美绘画

OK,关于唐朝时的金砖什么样的和六安最大的寺庙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