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来到唐朝

大家好,大雄来到唐朝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唐三藏藏身之地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大雄来到唐朝和唐三藏藏身之地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太原三藏寺的由来
  2. 唐三藏藏身之地
  3. 唐朝时期陕州是现今那里

[One]、太原三藏寺的由来

〖One〗、三藏寺,亦称大安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北阳曲县泥屯镇龙泉村,距太原市60公里,创建年代无考(相传为唐代),现存有金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经幢一节。三藏寺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wo〗、三藏寺由座西向东的正院和座北向南的偏院组成。现存殿堂六十三间,寮房二十五间,窑洞二十眼,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正院为三重式四合院建筑,从山门进入,依次为过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均为重新修复。

〖Three〗、前后辟门、十字歇山顶钟鼓楼分列于过殿两旁,钟楼悬挂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铸造铁钟一口,院正中央立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三层八角石柱香台一座,上有覆莲顶石,柱身镌各式花卉,象征着吉祥如意,香台旁有高大的青松三株,柏树一株。

〖Four〗、偏院位于大雄宝殿的北侧,东为奶奶殿,南为观音阁,西为地藏殿,北为水陆殿,殿内塑像基本保存完好。水陆殿为佛界水陆法会殿堂,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该殿于1998年至2001年进行了落架维修,殿内大小塑像350多尊,盘龙6条,大多保存完好。

〖Five〗、山门外,建有密檐式砖塔一座,名唐僧宝塔。塔平面呈八角形,共五层,高12米。塔身下部东西两侧各镶嵌石碑一通。二层南侧劵有弧门,内塑唐玄奘坐像,门上部劵石条隐刻"唐僧宝塔"四字,故名。据碑文载,为三藏寺住持了还法师的墓塔,于明万历二〖Fourteen〗、年(公元1596年)"造砖启塔"。三藏寺是一个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的旅游胜地。

[Two]、唐三藏藏身之地

〖One〗、唐僧的遗体埋在了护国兴教寺,护国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这里以前有西汉大将樊哙的食邑因而得名樊川,唐三藏圆寂之后,开始是安葬在白鹿原的,因为白鹿原上的墓地在大明宫即可望见,引起了唐高宗的思念伤感,所以搬迁到此地。

〖Two〗、所以护国兴教寺,应该是唐三藏的二次葬骨之地,护国兴教寺宝殿,香火旺盛,大雄宝殿上有很多的匾额,其中有一块匾额,就是康有为祭拜时留下的墨宝,还有几块,大部分是民国的牌匾,从大熊宝殿继续向里就可以看到寺庙里的藏经阁,在古代一般会将经书放在阁楼的2层上,目的是为了防潮,防蛀虫。

[Three]、唐朝时期陕州是现今那里

陕州即今三门峡市陕县,东据崤山关连中原腹地,西接潼关、秦川扼东西交通之要道,南承两湖,北对晋地锁南北通商之咽喉,是古来兵家的战略要地。九大雄关居其三,崤山、函谷、雁岭分守三门峡的东、西、南三面,北面,一条天然屏障-黄河蜿蜒东行,晋、陕、豫三地依陕州为界居河而治。

关于本次大雄来到唐朝和唐三藏藏身之地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