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宋朝哲理诗歌,以及北宋末年比较受欢迎的诗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One]、张耒诗全文及赏析
〖One〗、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Two〗、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Three〗、这首诗首句起得平稳,次句承接自然,三句陡然转折,末句推向高潮。结构上的特点,是由诗人的整体构思决定的。由静看到细听,到深入地想,是诗的脉络。表现积极抗争的人生态度,则是诗的主旨所在。
〖Four〗、首句“庭户无人秋月明”紧扣诗题“夜坐”二字,交代了环境。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难以成眠,独坐月下,把自己融进了静谧而优美的自然之中。“秋月明”三字,乍看似陶渊明“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的明澈淡远之境,可是韵味迥然不同。“庭户无人”四字,将月色衬托得孤冷寒冽,使秋景变得萧瑟清寒。
〖Five〗、次句“夜霜欲落气先清”,使人惊叹诗人对大自然观察、描绘的细腻与准确。清秋之夜,霜雾并不是骤然降临,它常常是随着月转星移而逐渐显现,所以诗人用了一个“欲”字。气清才显月明,月明益见气清,两者互为因果。此句与上句所构成的境界,使月与人离得更近了。明月近人,才更能逗引诗人心驰神往。
〖Six〗、后两句“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这时,诗人独坐室内,静听秋声,不免神驰千里,情骛八极。他从稀稀落落的桐叶声中,听出了刚强的抗争精神、强烈的生命力,从而心灵受到震动,被带进了对人生哲理深邃而渺远的思考之中。当霜风凄紧之时,几叶寒桐迎风抖动,铮铮有声,多么扣人心弦。“尚”字紧扣上句而来,表明这数片寒叶在寒风中仍不甘心凋零,同时还暗示诗人内心的倔强之态。诗人此时闻声兴感,情怀发于不自觉,正是思与境谐的天然妙合。
〖Seven〗、此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示悲秋的情结,睹物伤怀,见叶落更觉秋深。用梧桐残叶迎风尚能发出声响,来书写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怀与抱负。
[Two]、苏轼哲理诗词钱塘潮
〖One〗、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Two〗、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Three〗、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都值得去观赏。无缘去一饱眼福则会遗憾终身。
〖Four〗、终于亲眼看到庐山、浙江的景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Five〗、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Six〗、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他写的西湖诗“波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也独步古今。前者哲理趣味极浓,说明如陷在里面跳不出来,就常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后者观察景物敏锐而深刻,譬如恰到好处。《观潮》一诗,也是继于以往人生体验,看清自己心随境转、杂念丛生的冲动之后的淡雅,不随着冲动妄念走。
〖Seven〗、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也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
〖Eight〗、以禅理入诗的历代诗人都有,唐代的王维可以说是代表,因为他追慕隐逸恬静,后来更皈依佛教,所以很多诗表现了出尘的思想。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都是例证。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及至到来无一事”的禅语,也是烦恼即菩提的真实价值。
〖Nine〗、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经历妄念躁动,转而豁然超越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所谓禅宗,有南北之分,北宗强调“住静观心”、“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南宗则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以达到“无念为宗”。苏轼在诗中说的“及至到来无一事”,就是把自己妄念看清,恍然看清自己之后,细想这与苏轼当初未来时的千般期待、万分遗憾,显得很可笑了。
[Three]、北宋末年比较受欢迎的诗歌
〖One〗、宋朝的词冠绝古今,堪称“一代之文学”;而宋朝的散文也可以位居历代之冠,唐宋八大家,宋朝独占了六家,可见宋朝散文之发达。实际上,宋朝在诗领域的成就也非常之高,在历朝历代是仅次于唐诗的,只是被宋词的光芒所掩盖了。本文就带大家一起欣赏宋朝最经典10首诗。
〖Two〗、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Three〗、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Four〗、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Five〗、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Six〗、文天祥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1278年,文天祥被元军所俘,随后被押到北京。元朝的统治者对他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但是文天祥始终誓死不屈,以身报国。最终在1283年,文天祥被处死。而这首《正气歌》,便是文天祥在狱中所作。诗歌连续借用典故来显示出浩然正气的力量,这正是宋诗擅长议论的特色。《正气歌》是明显受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全诗十分强调三纲之命,道义之根,也体现了宋诗重理。全诗感情深沉、气壮山河,将理学和爱国思想高度融合,是古代不可多得的诗篇。
〖Seven〗、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Eight〗、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Nine〗、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Ten〗、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1〖One〗、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1〖Two〗、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Three〗、1163年,宋军在符离被金国击败,随后宋金和议。十五年后,陆游看到朝廷不思进取,所以悲愤写下了此诗。在这首古诗中,豪门贵族莺歌燕舞,醉生梦死,而边疆战士则百无聊赖,报国无门。陆游又想到中原遗民忍辱含诟,企盼王师到来。既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也讽刺了统治者的腐败懦弱。这首诗的艺术境界在整个宋朝都是十分罕见的,可以和唐朝大家一决高下。
1〖Four〗、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1〖Five〗、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Six〗、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Seven〗、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Eight〗、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此后被押到崖山。元朝将领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于是写下了此诗明志。这首诗艺术水平非常之高,能够将地名和情景完美结合,可谓诗史上的妙笔。最后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光芒四射,英气逼人,堪称千古绝笔。此诗后来成为了流传最广的爱国诗篇。
1〖Nine〗、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0、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One〗、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2〖Two〗、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Three〗、1186年,陆游已经罢官六年,闲居家乡山阴。当时陆游已经61岁了,一生壮志未酬,中原依收复无望,“报国欲死无战场”。他感慨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写下了这一首律诗,其水平堪称宋代一流,和杜甫不分高下。全诗沉郁浑厚又雄放豪迈,并且能够化用典故于无形,天然巧成,不可为不妙。
2〖Four〗、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2〖Five〗、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2〖Six〗、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2〖Seven〗、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2〖Eight〗、宋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在这个时期,理学、心学、气学等兴起,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复兴。而程颢正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宗于孟子,将养浩然之气作为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对整个宋代文人的思想都造成了影响。而本诗沉思宇宙之奥妙,最终又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而乐”,将宇宙天理和儒家道德伦理相结合,是理学的典范。
2〖Nine〗、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One〗、1127年,发生了历史上的著名的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金国俘虏,宋朝一半的国土沦陷。然而南宋王朝却满足于残山剩水,整日歌舞飘摇,醉生梦死。当时的杭州西湖是南宋帝王将相享乐的地方,被称为“销金锅”。后来,一位叫做林升的士人在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写下这首千古名作,当时是无题的。诗歌的讽刺精神十足,敢于直接讽刺比较高统治者的昏庸,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而本诗的意境和艺术水平也非常之高,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3〖Two〗、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Three〗、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Four〗、1084年,苏轼被贬迁汝州团练副使,路过九江时候,和友人参寥同游庐山,于是写下了这一首哲理诗。以理写诗是宋朝诗歌的风格,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该诗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是哲理诗中的精品。
3〖Five〗、庙堂无计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
3〖Six〗、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3〖Seven〗、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3〖Eight〗、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3〖Nine〗、1129年,金兵一路南下,攻陷建康、杭州、宁波,宋高宗仓皇而逃,乘船入海上。此时陈与义正流落邵阳,居紫阳山,虽然春光明媚,但是却伤时感事。此情此景,让陈与义想起了吐蕃攻陷长安时,杜甫曾经写下了《伤春五首》。于是陈与义就以此为题,写下自己的代表作。这首诗雄浑沉郁,忧愤深广,跌宕起伏。该诗多处化用典故,显然受到了江西诗派的影响,但是又突破了江西诗派的束缚,成为了宋朝律诗中的精品。
40、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4〖One〗、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4〖Two〗、该诗写在南宋灭亡之后。当时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基本确立,只有零星的反抗还在持续。谢枋得抗元失败后隐居在武夷山。眼见祖国河山沦入敌手,诗人深深感到天地之间的凄清寂寞,孤苦无依。但他还是用梅花来激励自己,表示自己要坚守气节。
4〖Three〗、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4〖Four〗、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4〖Five〗、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4〖Six〗、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4〖Seven〗、1082年,黄庭坚担任吉州泰和县知县。公事之余,黄庭坚经常到快阁览胜,这里“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此时,黄庭坚已经38岁,感慨自己一生一事无成,即将老去,于是写下了这首《登快阁》来表达自己的失意情绪。全篇一气贯注,波荡生姿,余韵无穷,是江西派诗篇中的代表作。
宋朝哲理诗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北宋末年比较受欢迎的诗歌、宋朝哲理诗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