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馆官职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朝武馆官职,以及唐朝武官都是散官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唐朝武官都是散官吗
  2. 隋唐时期武官升降由哪个部门负责
  3. 唐朝的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处置使,团练使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One]、唐朝武官都是散官吗

〖One〗、所谓散官,实际上就是古代一种代表官员等级的称号,它是相对于职事官而言的。职事官都是有具体职掌的官职,例如中枢三省的官职等等。而散官,并没有相应的职事,仅仅作为一种象征等级的称号。

〖Two〗、事实上,早在唐朝以前,我国古代就出现了散官制度。从汉朝到后来的南北朝时期,中央有时会对一些重要的朝廷官员在本官职之外,在额外的附加上一些表示尊敬但却没有实际职事的称号。

[Two]、隋唐时期武官升降由哪个部门负责

〖One〗、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唐朝前期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Fourteen〗、年将主试权转礼部管辖。唐朝中期,尚书省职权为诸使职侵夺,本部对于官员的任免权力也日渐削弱。长官称吏部尚书,置吏部侍郎二人。一度曾改称司列、天官、文部,旋复旧。后代相沿不改。

〖Two〗、唯宋代使职盛行,吏部职务为审官院、东西铨所掌,吏部尚书亦不治本部事。

[Three]、唐朝的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处置使,团练使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One〗、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惟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镇戍是经常性的防御据点,比较分散,兵力单弱,故每遇战事发生,必须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

〖Two〗、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全称为观察处置使。唐代后期全国渐分至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重者为节度,次者称观察,并为地方军政长官,其僚属将校略少于节度使。由于观察地位低于节度,故对中央较为顺从,唐后期财赋所出的东南八道多为观察使所领,但也有自观察升格为节度的。

〖Three〗、使职名。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置,分十五道监察州、县官吏,京城长安、陪都洛阳以御史中丞领使职,其余各地择贤良刺史领使职,职权甚重,可罢免州刺史,除变革旧制须先报可,其余皆得自行处理,先行后奏。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改为观察处置使。

〖Four〗、唐前期置于西北边镇,至德元年(756)后,置于中原大都、军事要地,掌管军事,由刺史兼任,后又常与团练使互兼。宋为武将兼衔,高于团练使而低于观察使,为武将叙迁之阶

〖Five〗、唐乾元元年(758)始置,掌军事,常与观察使、防御使互兼,并曾与防御使互易称号。辖区大十州,小三五州,代宗曾命刺使兼本州团练使。宋团练使为武将兼衔,高于刺史而低于防御使,为武将叙迁之阶。

关于唐朝武馆官职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