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唐朝陇右道军事实力排名这个问题,河西陇右指哪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唐玄宗时期的武将排名
薛讷是薛仁贵的儿子,他自武则天时代以来,便镇守幽州和并州,在和奚、契丹、突厥战斗时累建军功,是员战斗经验丰富的宿将。饶是如此,薛讷也在开元二年因大意轻敌,惨遭失败。
开元二年夏天,已经六十多岁的薛讷主动请求率军讨伐奚、契丹。而将军杜宾客认为士兵们在盛暑时节携带武器和粮食深入敌境,不利于战斗,因此建议薛讷慎重行事,宰相姚崇亦同意杜宾客的观点,然而薛讷自恃经验丰富,对反对意见毫无在乎。此时的唐玄宗刚即位,也急于建功树威,便同意了薛讷的计划,派薛讷领兵讨伐契丹。当唐朝的士兵们冒着酷暑抵达滦河后,以逸待劳的奚人和契丹人大败没有斗志的唐军,唐军几乎全军覆没,薛讷、杜宾客等将领狼狈逃回唐朝。唐玄宗了解到薛讷战败后,勃然大怒,但他没有严惩薛讷,而是处死了薛讷的副将崔宣道、李思敬等八人,唯独赦免了杜宾客。薛讷虽然没有受到严惩,但却被唐玄宗削去了所有官爵,瞬间成了一个平民百姓。
一个月后,吐蕃出兵十万大举进犯唐朝的陇右地区,掠夺大量牧马而去。唐玄宗当即任命薛讷为大将,让薛讷立功赎罪。薛讷不负所望,在武阶驿和吐蕃人遭遇后,与副将王晙夹攻吐蕃人,大获全胜。随后,薛讷乘胜追击吐蕃人,又在长城堡击败吐蕃人,杀获万人,不仅虏获了吐蕃人的大量战马和牛羊,还夺回了吐蕃人之前掠走的所有牧马。经此一役,薛讷狠狠教训了吐蕃一顿,打击了吐蕃嚣张的气焰。
战后,薛讷恢复爵位,继续为官,镇守边疆,在开元八年离世,享年七十多岁。
郭知运是瓜州常乐人,因为生活在边地,年轻时就骁勇善战,后来官至伊州刺史兼伊吾军使,成为北庭都护郭虔瓘的部将。开元二年春天,郭知运配合郭虔瓘大败突厥,斩杀突厥可汗的儿子同俄特勒。秋天,郭知运和陇右群牧使王晙又配合薛讷大败吐蕃。战后,唐玄宗提拔郭知运为陇右节度使。
开元四年,突厥降户阿悉烂、??跌思太等率众反叛,生擒单于副都护张知运。突厥降户抵达绥州界后,郭知运受命领朔方军讨伐突厥降户,在黑山呼延谷大败突厥降户,成功解救张知运。开元六年,郭知运率军讨伐吐蕃,趁吐蕃人没有防备,在九曲取得大捷。开元九年,郭知运再次和朔方总管王晙合作,平定了六州胡康待宾的叛乱。
郭知运和吐蕃、突厥频繁作战,战功累累,威震边陲,在开元九年十月去世。
王君毚是瓜州常乐人,和郭知运是同乡,也以骁勇善战闻名于世。王君毚从军后,担任郭知运的部将,是郭知运屡建军功的得力帮手。开元九年,郭知运死后,唐玄宗提拔王君毚为河西、陇右节度使。
开元十五年,吐蕃大将悉诺逻大举进犯唐朝,纵火焚烧甘州后撤军。王君毚没有和悉诺逻硬碰硬,而是派军队绕到吐蕃人的后方,纵火焚烧野草,让吐蕃人的战马在撤退途中再也没有野草可吃。当悉诺逻撤回到大非川后,正准备息甲牧马,却不料野草都已经被烧光,战马因此饿死过半。随后,悉诺逻从大非川仓皇撤军,而王君毚对悉诺逻紧追不舍,最终在青海之西俘获悉诺逻的所有辎重和没有来得及撤退的吐蕃人。几个月后,悉诺逻出兵报复王君毚,攻陷王君毚的家乡瓜州,生擒王君毚的父亲,挟持王君毚的父亲进攻凉州,王君毚出于孝心,没有出城应战,只好登城哭泣。
其后,王君毚利用职务之便报复了回纥、契苾、思结、浑四部落的都督对自己没有发迹时的轻视,他诬陷四部落的都督暗中谋反,唐玄宗亦信以为真,于是流放了四部落的都督。这令四部落民众对王君毚怀恨在心,不久,王君毚率军到肃州袭击吐蕃派往突厥的使者,当他返回到甘州时,早已埋伏好的四部落民众把王君毚团团围住,王君毚寡不敌众,最终力战而死。
张守珪是陕州河北人,起初担任北庭都护郭虔瓘的部将,屡立战功。开元十五年,王君毚战死后,唐玄宗任命薛嵩为河西节度使,又提拔建康军使张守珪为瓜州刺史。正当张守珪率众修筑州城,加固城防时,吐蕃人大举来犯,张守珪虽然士兵不多,却镇定自若,在城头和部将置酒作乐,使用疑兵计让吐蕃人不敢轻易进攻自己。当吐蕃人撤退后,张守珪顺势出兵追击,不仅击退了吐蕃人,还保住了瓜州。其后,张守珪悉心经营瓜州,使瓜州的局势由乱到治,摆脱了困境。
张守珪凭借自己的战功不断升迁,在开元二十一年再次临危受命,担任幽州节度使。此时,幽州节度使薛楚玉(薛讷的弟弟)刚被契丹首领屈剌与可突干击败,幽州兵的士气正处于低落状态。张守珪到任后,指挥幽州兵主动出击,屡次取得胜利,逐渐扭转了危局。屈剌与可突干连吃败仗,知道张守珪不好惹,便采用诈降计,勾结突厥,企图扭转战局,但张守珪不是那么好骗的将领,他利用契丹人的内部矛盾,指使契丹别帅李过折斩杀屈剌与可突干,一举解决了长期威胁幽州的边患。
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的部将假造张守珪的命令和唐玄宗的命令,迫使平卢军使乌知义进攻奚人,乌知义先胜后败,而张守珪故意隐瞒败绩,谎报战功。当唐玄宗派牛仙童调查这件事时,张守珪贿赂牛仙童,归罪于部将,摆平了这场风波。但是转过年来,事情败露,张守珪被贬为了括州刺史。张守珪到任后,郁闷不已,疽发背而死。
王忠嗣的父亲是王海宾,开元二年,王海宾跟随薛讷讨伐吐蕃,战死在长城堡。时年九岁的王忠嗣被唐玄宗养在宫中,成了唐玄宗的义子。王忠嗣长大后,骁勇善战,屡败吐蕃,凭借自己的军功步步高升,在开元二十九年担任朔方节度使。
天宝初年,强大的后突厥汗国走向崩溃瓦解,王忠嗣趁机出师北伐突厥,多次取得胜利,加速了后突厥汗国的灭亡。新兴的回纥汗国和唐朝交好,唐朝的北境从此再也没有边患,唐玄宗于是把对外政策由被动防御改为积极进攻,对吐蕃发动了攻势。唐玄宗对王忠嗣充满了信任,天宝五年,唐玄宗让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河东三镇节度使,王忠嗣由此成为唐玄宗时代第一位一身掌管四镇的节度使。此后,王忠嗣和吐蕃频繁交战,在青海、积石大败吐蕃人,又在墨离大败吐谷浑人,威震边陲。
王忠嗣位高权重,战功卓著,不禁居功自傲起来,这便引起了唐玄宗对他的猜忌。天宝六年,唐玄宗解除了王忠嗣朔方、河东两镇节度使的职务,只保留他河西、陇右节度使的职务。同年,唐玄宗派王忠嗣进攻吐蕃的石堡城,石堡城易守难攻,王忠嗣拒绝接受命令,这更激起了唐玄宗对王忠嗣的不满。唐玄宗见王忠嗣不愿配合,只好派将军董延光进攻石堡城,让王忠嗣协助董延光作战,但王忠嗣一意孤行,也不愿配合董延光。董延光进攻石堡城失败后,便归罪于王忠嗣。随后,李林甫诬陷王忠嗣勾结太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谋反,唐玄宗以此为由,把王忠嗣召回长安,解除了王忠嗣的兵权,贬王忠嗣为地方官。天宝八年,王忠嗣在不断地打压中抑郁而终,暴毙而亡,享年四十五年。
哥舒翰是突骑施舒部的后裔,世居安西,其父亲哥舒道元官至安西副都护。王忠嗣成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后,提拔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哥舒翰武艺超群,作战勇猛,喜欢冲锋在前,曾在苦拔海、积石大败吐蕃人,建立殊功。
天宝六年,唐玄宗剥夺王忠嗣的军权后,任命哥舒翰被为陇右节度使。天宝七年,哥舒翰在青海筑神威军和应龙城,使吐蕃人从此不敢再靠近青海。天宝八年,哥舒翰率领十万大军围攻石堡城,一举获得胜利,完成了王忠嗣不愿接受的任务。此后,哥舒翰的地位步步高升,天宝十二年,哥舒翰又攻占吐蕃的洪济、大漠门等城,尽收九曲部落,再次立下大功。但是哥舒翰嗜酒好色,因此中风得病,天宝〖Fourteen〗、年,哥舒翰被剥夺军权,赋闲长安。
安史之乱爆发后,封常清和高仙芝接连被安禄山击败,唐玄宗随即任命正在养病的哥舒翰为大将,统兵二十万防守潼关。天宝十五年,哥舒翰和安禄山对峙半年后,唐玄宗催促哥舒翰出战,哥舒翰因大意轻敌,误中埋伏,被叛军击败,哥舒翰自己也被部将生擒,献给了安禄山。哥舒翰被安禄山俘虏后,投敌变节,为安禄山招降李光弼等,李光弼等不为所动,纷纷回信谴责哥舒翰。安禄山见哥舒翰对自己没多大用处,于是杀死了哥舒翰。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长相英俊,弓马娴熟,在开元末期被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提拔重用,担任安西副都护。
天宝六年,唐玄宗派高仙芝率领一万军队讨伐归附吐蕃的小勃律国。高仙芝深入敌境,先占领吐蕃的连云堡,后攻破小勃律国,俘虏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取得大胜。其后,高仙芝凭此大功取代夫蒙灵察,成为安西节度使。天宝九年,高仙芝又远征石国,他佯装和石国和谈,而后出兵袭击石国,一举取得胜利,俘虏石国国王,大掠石国而归。高仙芝的行为令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满怀怨恨,石国王子向西域诸国散步高仙芝的恶行,激起了西域诸国的不满,西域诸国于是向大食(阿拉伯帝国)求援。天宝十年,高仙芝率军讨伐西域诸国,在怛罗斯和大食的军队遭遇,唐朝的军队和和大食的军队激战三天,不分胜负,但却遭到了葛罗禄人的背叛,高仙芝被前后夹击,最终不敌,于是战败。
其后,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代替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而安思顺不愿离开河西,唐玄宗于是又任命高仙芝为右羽林大将军,把高仙芝留在了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派高仙芝率军防守陕郡。封常清在河南战败后,退回陕郡,和高仙芝合兵一处,放弃陕郡,退守潼关。唐玄宗闻败大怒,随即派宦官到潼关把高仙芝和封常清全部处死。
封常清是蒲州猗氏人,他三十多岁才从军,成为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的部将。封常清相貌丑陋,身材瘦小,一脚残疾,在军中并不受待见。封常清为了得到高仙芝的赏识,费劲了心思,最终,封常清靠着自己的才能得到高仙芝的重用。
天宝六年,封常清跟随高仙芝平定小勃律国。高仙芝成为安西节度使后,提拔封常清为节度判官,封常清由此成为高仙芝的心腹。封常清执法严格,当高仙芝乳母的儿子郑德诠触犯军法,冒犯上司封常清后,封常清毫不留情,以军法处置郑德诠,打死了郑德诠。天宝十年,高仙芝赋闲长安后,封常清继续留在安西,并在天宝十一年成为安西节度使。天宝十二年,封常清远征大勃律国,在菩萨劳城取得大胜,一举降服大勃律国,立下大功。
天宝〖Fourteen〗、年十一月,封常清入朝,正巧安禄山发动叛变,唐玄宗问计于封常清,封常清于是主动前往河南募兵,以平定安禄山的叛变。封常清抵达洛阳后,只用半个多月的时间便招募到六万大军,但这些士兵都没有上过战场,不是安禄山的对手。一个月后,安禄山进入河南,击败封常清的乌合之众,一举攻占洛阳。随后,封常清退回陕郡,和高仙芝合兵一处后,又退回潼关,惹怒了唐玄宗。最终,高仙芝和封常清,这对老搭档,一起命丧黄泉。
[Two]、河西陇右指哪里
2.陇右指陇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由陕甘界山的陇山(六盘山)而来,位于中国甘肃东部,包括天水市、平凉市、定西市、兰州市。
3.陇右位处黄土高原西部,界于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结合部,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人文地域单元,是历史上中西文化和商贸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4.陇右最早约出现于汉末魏初,但溯其渊源,“陇右”一词则由陕甘界山的陇山(六盘山)而来。
5.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
[Three]、唐朝“十道”具体位置,如河南道,请指出其具体范围
〖One〗、唐代从开国到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基本上继承隋制,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将州县大加合并。同时根据山川的自然形势,将全国分为十个道。这十个道的名称和包括的范围为:
〖Two〗、[One]、关内道:东到黄河、函谷关,西达陇坂,南包终南山,北到沙漠。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甘肃祖历河流域和宁夏贺兰山以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西阴山、狼山以南河套地区。
〖Three〗、[Two]、河南道:东到海边,西至函谷关,南到淮河,北至黄河。相当于今山东、河南两省黄河以南,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
〖Four〗、[Three]、河东道:东到常山,西至黄河,南到首阳山、太行山,北达匈奴。相当于今山西全省、河北省西北部长城内外,内蒙古集宁市以南地区。
〖Five〗、[Four]、河北道:东到海边,西至太行山、常山,南到黄河,北通山海关、蓟门。相当于今北京市及河北、辽宁两省大部,河南、山东两省黄河以北地区。
〖Six〗、[Five]、淮南道:东达海边,西至汉水,南到长江,北抵淮水。相当于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至黄海,西至湖北汉阳、应山一带地区。
〖Seven〗、[Six]、江南道:东临海边,西接蜀地,南达五岭,北至长江。相当于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的长江以南,贵州东北部地区。
〖Eight〗、[Seven]、山南道:东接荆楚,西抵陇蜀,南至长江,北达商华之山。相当于今四川嘉陵江流域以东,陕西秦岭、甘肃嶓冢山以南,河南伏牛山西南,湖北溳水以西,重庆市至湖南岳阳之间的长江以北地区。
〖Nine〗、[Eight]、陇右道:北庭都护府东接秦川,西过流沙,南接蜀地及吐蕃,北达沙漠。相当于今甘肃陇山、六盘水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
〖Ten〗、[Nine]、剑南道:东接牂河、嘉陵江,西界吐蕃,南接群蛮,北通剑阁。相当于今四川涪江流域以西、岷江流域和雅砻江下游以东,云南漾濞江、礼社江、元江以东,南盘江以北,贵州水城、兴义以西,甘肃南端。
1〖One〗、[Ten]、岭南道:东南达海,西极群蛮,北据五岭。相当于今广东、广西两省区和越南北部地区。
1〖Two〗、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15道,即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
1〖Three〗、唐玄宗天宝年间,在边境设十节度使
1〖Four〗、北庭(庭州,新疆吉木萨尔附近)
1〖Five〗、河东(太原府,山西太原市西南)
关于本次唐朝陇右道军事实力排名和河西陇右指哪里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